2025年10月10日 星期五

從地名認識日本文化

 日本地名、東京由來、日本主要城市地名

Photo by Annie Spratt on Unsplash


—— 從地名認識日本文化與語感

日本各地的地名不僅反映自然地形,也蘊藏著歷史信仰與人們的願望。
讓我們透過「語源」來學習日文,一起認識地名背後的故事吧!

🌸 一、代表性地名與語源解說

地名(日文)讀音由來說明
東京とうきょう原名「江戸(えど)」意為「河口」。1868年明治維新後,天皇遷都,為對應「京都」,改名為「東京」=「東方的首都」。
渋谷しぶや因「澀谷川」流經,水流不暢、常積水,故稱「渋(しぶ)=不順暢」+「谷(や)」=山谷。
大阪おおさか平安時代稱「大坂」=「大斜坡」。後因「坂」字與「土反」易混,改為「阪」。
京都きょうと「京」=首都,「都」=城市。平安京建都後成為日本政治中心,故得名。
奈良なら一說來自「ならす(平らにする)」=平整土地。奈良盆地平坦開闊,適合建都。
横浜よこはま指「橫向延伸的沙洲」(浜=濱邊、沙灘)。江戶時代成為國際港口。
札幌さっぽろ愛努語 sat-poro-pet,意為「乾大的河」。指石狩川支流豐平川。
小樽おたる愛努語 otarunai,意為「沙灘中的河流」。明治時代後發展為港口城市。
函館はこだて山形似「箱」,加上「館」=城堡。戰國時期築有要塞而得名。
青森あおもり海上望去可見一片青翠森林,漁夫因而命名「青森」。
仙台せんだい原名「千代」=長壽之意。伊達政宗建城後改為「仙台」,寓意「仙人之台」。
名古屋なごや原名「那古野(なごや)」=「平靜安穩之地」,後演變為今名。
新潟にいがた意為「新形成的潟湖或河口」。地形多水域而得名。
金沢かなざわ傳說農夫在泉水裡洗薯時,水中湧出金砂,因而得名「金洗澤(かなざわ)」。
神戸こうべ原為「神戸(かんべ)」=供奉神社的戶口。後專指生田神社的供奉地。
姫路ひめじ相傳古有女神「日女(ひめ)」居住於此,因而稱作「日女路(ひめじ)」。
広島ひろしま「廣闊的島嶼」。因太田川三角洲地形形成多島,毛利輝元築城時命名。
鳥取とっとり「取鳥人」之意。古代以捕鳥為生的人們聚居於此。
愛媛えひめ出自《古事記》,日本神話中女神之名,象徵「可愛、溫柔的女子」。
福岡ふくおか黑田長政築城時,以祖籍地「備前國福岡」命名。「福」=吉祥,「岡」=小丘。

🏞 二、漢字語感小筆記

日語地名中的漢字常帶有自然意象,掌握這些語感,能更容易理解與記憶:

漢字意涵例子
岡(おか)小山丘福岡・岡山・静岡
浜(はま)濱邊、沙洲横浜・浜松
坂/阪(さか)斜坡大阪・坂本
森/林(もり/はやし)森林青森・森町

🎎 三、文化意象與信仰

有些地名反映地形,有些則充滿祈願與信仰色彩:

  • 🌳 地形系:新潟(潟湖)、青森(森林)

  • 🙏 祈願系:仙台(仙人之台)、千代(萬代長壽)

  • 👸 神話系:愛媛(女神之名)、神戸(供奉神社)

了解地名的語源,就像閱讀日本的歷史地圖,每一個字都在訴說地方的故事。

💡 四、趣味應用:地名猜字遊戲

旅行時試著這樣玩:

  • 看到「浜」就知道靠海 🌊

  • 看到「岡」多半有丘陵 🏞

  • 看到「森/林」就是森林相關 🌲

這樣不僅學日文,也更容易記住地點!

💬 五、例句練習

日文句子中文意思
👉明治時代(めいじじだい)に江戸(えど)から東京(とうきょう)に改名(かいめい)されました。👉在明治時代,江戶被改名為東京。
👉渋谷(しぶや)は若者(わかもの)の街(まち)として有名(ゆうめい)です。👉澀谷以年輕人之街而聞名。
👉大阪(おおさか)は商人(しょうにん)の町(まち)として発展(はってん)しました。👉大阪作為商人之城而繁榮起來。
👉京都(きょうと)には多(おお)くの神社(じんじゃ)やお寺(てら)があります。👉京都有許多神社與寺院。
👉奈良(なら)は日本(にほん)の古都(こと)の一つです。👉奈良是日本的古都之一。
👉横浜(よこはま)は開港(かいこう)都市(とし)として発展(はってん)しました。👉橫濱作為開港城市而繁榮。
👉札幌(さっぽろ)の地名(ちめい)は愛努語(あいぬご)に由来(ゆらい)します。👉札幌的地名源自愛努語。
👉小樽(おたる)は運河(うんが)とガラス細工(さいく)で有名(ゆうめい)です。👉小樽以運河與玻璃工藝聞名。
👉函館山(はこだてやま)の夜景(やけい)は日本三大夜景(にほんさんだいやけい)の一つです。👉函館山夜景是日本三大夜景之一。
👉青森(あおもり)はりんごの産地(さんち)として知られています。👉青森以蘋果產地聞名。

地名就是活的語言

地名(ちめい)不只是地圖上的符號,
更是語言、文化、歷史的交會點。
下次旅遊時,別只拍照打卡,不妨也停下腳步,
讀一讀「那個地名」的由來,
會發現——每個名字都有它溫柔的故事。



常用日文句常用日文五十句日本生活句常用的旅遊日文 外來語學日文日本文化

想了解更多日本文化、學習日文相關: 請到 -王豐群日文Blog

2025年10月8日 星期三

日本的「國菌」是什麼?

 日本國菌、麴菌是什麼麴菌的應用

麴菌
Photo by MARIOLA GROBELSKA on Unsplash

日本的「國菌」世界──麴菌的神奇故事

如果你喜歡日本料理,那你一定吃過麴菌的作品。雖然你看不見它,但它卻默默存在於味噌湯的溫潤、清酒的醇香、還有醬油的鮮美之中。這個小小的真菌,名字叫 麴菌(こうじきん),被日本人尊稱為「國菌」「こっきん」。

麴菌從哪裡來?

麴菌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大約 奈良時代(8世紀) 就已經開始被用來釀造酒。因為日本氣候潮濕,特別適合培養這種黴菌,慢慢地,日本人發現它能把米和大豆的澱粉、蛋白質分解,變成甘甜和鮮味。
到了 江戶時代,麴菌已經走進百姓的生活,味噌、醬油、清酒幾乎家家戶戶都少不了。

日本為什麼要把麴菌封為「國菌」?

2006 年,日本正式把麴菌認定為「國菌」。原因很簡單:沒有它,就沒有和食的靈魂。
清酒界還有一句名言:「一麴、二酛、三造り(いちこうじ、にもと、さんつくり),意思是釀酒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麴,連專業釀酒師都要尊敬它。可以說,麴菌就是日本餐桌上隱形的功臣。

註:

👉一麴(いちこうじ): 指的是「麴」的製作。麴是清酒發酵的靈魂,將米的澱粉分解成糖分,讓酵母能發酵。

→ 代表釀酒最重要的第一步。


👉二酛(にもと): 「酛」是酒母(しゅぼ),也就是清酒發酵的「起始液」,裡面有酵母和乳酸菌等,決定了清酒的風味與品質。

→ 第二重要。


👉三造り(さんつくり): 「造り」指的是發酵過程和最終釀造技術。雖然這一步很關鍵,但若前兩步沒做好,後面再怎麼技術高超也難以釀出好酒。

→ 技術排第三。

🔹 日本麴菌的主要應用

1. 釀造飲品

  • 清酒(日本酒 にほんしゅ): 利用麴菌將米的澱粉分解成糖,再由酵母轉化成酒精。
  • 味醂(みりん): 用於料理的甜味調味料,也是麴菌釀造而成。
  • 甘酒(あまざけ): 被稱為「飲む点滴(喝的點滴)」,富含葡萄糖、胺基酸、維生素,近年成為健康飲品。

2. 發酵調味料

  • 味噌(みそ)
    大豆加麴菌發酵而成,是日本餐桌不可或缺的靈魂調味料。

  • 醬油(しょうゆ)
    大豆與小麥混合麴菌,再經發酵釀造出獨特的鮮味(うま味)。

  • 塩麴(しおこうじ)
    米麴加鹽發酵而成的天然調味料,可軟化肉質並提升鮮味。近年家庭料理非常流行。

3. 健康與食品加工

  • 酵素來源
    麴菌能分泌澱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廣泛用於食品工業,例如製作糖化澱粉、分解蛋白質。

  • 保健食品
    日本市面上有「麴菌補充品」,主打促進腸胃健康、改善代謝。

  • 無乳糖產品
    利用麴菌酵素幫助分解乳糖,讓乳糖不耐症患者也能享受乳製品。

4. 美容與生活應用

  • 麴化妝品
    在清酒釀造廠工作的工人,手部皮膚光滑,讓日本人發現麴發酵物對皮膚保養的效果,因此延伸出「麴面膜」、「麴化妝水」。

  • 發酵洗劑
    部分清潔產品利用麴的分解能力,製作環保洗劑。


麴菌帶來的文化意涵

最有趣的地方是,日本人沒有把黴菌當成討厭的東西,而是選擇利用它、和它共生,甚至把它變成生活裡的珍寶。這種「善用自然」的態度,正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


👉 總結來說,麴菌應用不只是「傳統調味料」的靈魂,還延伸到現代健康食品與美容產業,幾乎貫穿了日本的日常生活。

✨ 下次喝清酒或吃味噌湯的時候,不妨在心裡默默感謝一下這個看不見的小幫手──麴菌。它不只是調味的來源,更是日本人與自然共生的智慧象徵。



📖 學習日文:

  • 次に味噌汁を飲むとき、麹に感謝してみましょう。
    (つぎに みそしるを のむとき、こうじに かんしゃしてみましょう。)
    → 下次喝味噌湯時,試著向麴菌表達感謝吧。


延伸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