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中秋節、日本中秋節食物、十五夜、十五夜發音
日本的中秋節「十五夜じゅうごや」怎麼過?
台灣的中秋節,日本稱作「十五夜」,念法是「じゅうごや(jugoya)」,由於是要觀賞滿月的節日,因此日本的十五夜並沒有和其他許多傳統節慶一樣被太陽曆化,而是保持著每年農曆8月15日。
「十五夜」起源來自於唐朝時期的中秋節,在平安時期傳入日本後,和日本傳統信仰結合後發展至今。剛開始只是平安時代的貴族在中秋節當天賞月作樂,一直到了江戶時期,中秋節賞月的習慣才傳到平民之間,並且與民間祭祀月亮並且期望農作物能夠豐收的習俗互相結合後流傳至今。
有關月兔的傳說有各種版本,其中有一說法,據說傳說有三位神仙,化身為三個可憐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及兔子乞食,狐狸及猴子都拿出了食物接濟老人,但只有兔子沒有,後來兔子告訴老人:“你們吃我吧。”就往烈火中跳了進去,神仙們大受感動,於是將兔子送到了廣寒宮成了玉兔,後來,玉兔就在廣寒宮裡和嫦娥相伴,並搗製長生不老藥。
而月兔搗麻糬的由來是來自古代中國,月兔幫嫦娥搗藥的傳說,但不知道為什麼傳到日本後就變成搗麻糬了。
日本在中秋節時會進行的一些傳統的習俗活動,雖然日本不像台灣家家戶戶烤肉,也是有一些有趣的過法。
日本自古以來,認為芒草莖中間的空洞裡有神明依附,因此是芒草為驅邪避凶的植物。前面有提到日本早期有祭祀月亮,並為接下來的豐收祈福的習俗,因此日本在中秋節當天掛芒草不只有驅邪的功用,還有著保護農作物的含義。
日本中秋節的十五夜當天的月亮稱作中秋明月(日文:「中秋の名月」,也和台灣一樣保有著賞月的習俗。而中秋名月又稱作芋名月,因為日本早期在中秋節當天祭祀月亮時,會使用當時會在秋季收穫的主食「里芋」來當作供品,因此才有此稱呼。
日本人不像台灣人中秋節吃月餅,而是用米將做成的月見糰子當作供奉品祭祀,有著祈求農作物豐收的含義。也會拿出許多秋季收穫的農產品來供奉,因此在當天會有許多芋頭、栗子、豆類的料理出現。
雖然日本現今已經沒有像台灣一樣流行過中秋節,但在每年中秋節附近,還是會看到許多期間限定的相關商品的販售。
認識中秋節單字
☆中秋賞月 十五夜のお月見(じゅうごやのおつきみ)
☆中秋滿月 芋名月(いもめいげつ)
☆中秋滿月 中秋の名月(ちゅうしゅうのめいげつ)
☆搗麻糬 餅つきをする(もちつきをする)
☆臼(うす)*搗麻糬的器具
☆杵(きね)*搗麻糬的器具
☆兔子 ウサギ
☆月見團子 月見団子(つきみだんご)
☆供品 供え物(そなえもの)
☆芒草 すすき
☆芋頭 里芋(さといも)
☆栗子 栗(くり)
☆滿月 満月(まんげつ)
☆文旦 文旦(ぶんたん)
☆月餅 月餅(げっぺい)
最後來聽聽有關月亮的歌~
月亮代表我的心日文版「永遠の月」
資料及圖片來源: wiki
延伸閱讀日本的節慶日~
想了解更多日本文化、學習日文相關: 請到 -王豐群日文Blog